田溯宁的“云基地”组织
45岁那年,田溯宁遭遇了“中年危机”。
那个时刻,亚信创始人、原中国网通CEO、宽带资本董事长等一系列头衔,都毫无意义。
每年在硅谷待上一两个月、深度吸收新技术潮流,已经是田溯宁多年的习惯。但是,4年前,在美国洛杉矶,老友张明正(趋势科技董事长)家中,两位早已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反而颇为迷茫:还有哪一种新技术能让彼此焕发青春?
“我们认为,Wi-Fi谈了半天,还是没有找到商业模式”,田溯宁对记者回忆,那半年时间两人都在考虑是否退休算了。
6个月之后,张明正给田溯宁拨通了一个电话,共同的默契和疑问来自于:“云,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?”那年夏天,两人访遍了硅谷的创新型中小企业,答案是:“That'sit。”随后,田溯宁找到老友杨致远,以及雅虎、谷歌和亚马逊的技术牛人聊天,进一步认定:“云计算,不仅前景宏大,而且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机会”。
4年后,2011年12月12日,当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梁念坚、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、用友软件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和张明正会聚一堂,围绕“云世界”展开对话时,田溯宁已经将“云基地”建在了北京亦庄开发区。
“故乡的云”
参加万事达董事会时,田溯宁在丘吉尔故居发现一个便条:1912年1月,英国舰队在寻找动力源时,对用本土煤还是新石油产生分歧。当时海军大臣丘吉尔力排众议,选石油为动力,最终促成皇家舰队海上称霸。田溯宁当即把这个故事编成短信,发给国内“云基地”同事,并附上一句:今天的海洋是数据信息,云计算会是这个时代的石油动力吗?
“老板富有激情,喜欢对整个国家与人类命运思考,愿意谈科技报国与理想。”宽带资本老员工顾洪文对记者说。
“过去,中国IT没有‘心’,没有‘魂’。”田溯宁感慨,当年芯片做不了,操作系统也做不了。
在聊天时,杨致远给他举了一个例子:以前,操作系统只能管理一台机器,当云计算出现之后,操作系统能管理几十台、上百台甚至上万台机器。实现虚拟化之后,计算与存储资源变成分布式,而且非常便宜。也就是说,在云计算时代,芯片变了,操作系统变了,存储变了,计算价值也变了。事实上,云计算最早源于雅虎hadoop,田溯宁受杨致远的启发非常大。
于是,杨致远、张明正、田溯宁三个“中年男人”走到一起。田溯宁说,老当益壮,我们想做一个“故乡的云”。
1987年田溯宁留学时,父母嘱咐他带上的竟然是一抔中国黄土,父母从海外学成归国后,在西北工作了30年,将整个青春奉献给沙漠研究。这些往事与产业报国的情怀,一直在田溯宁心中激荡。